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
中新社西安11月5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对外发布,西安考古人员在西安张家坡墓地发现25座战国积石墓,首次系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集中积石为研究战国时期周边族群与秦人的发现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实物证据。 据了解,战国本次在张家坡发掘了309座战国墓葬,西安从墓葬形制、首次葬式和随葬品组合来看,集中积石墓主多为秦人,发现墓葬之间打破关系极少,战国应为一处有规划的西安公共墓地,其中积石墓展现出一定的首次特色。 这些积石墓的战国墓向、葬式、随葬品均与周围其他墓葬无异,在葬俗上采用了秦人特色的西首、屈肢葬式,并随葬具有秦文化特征的器物,但在生土二层台上或墓底放置了大量河卵石。 目前考古研究表明,由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流行积石墓的葬俗。本次发掘的积石墓,在形制上与中山国灵寿城、行唐故郡周边同时期的积石墓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墓主可能为鲜虞或白狄族(后)裔。 专家介绍,这一现象或反映出这些少数族裔长期生活在秦地,受秦文化影响逐渐产生了文化认同。墓中保留积石的做法,则可视为他们对本族先祖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与精神寄托。 这批墓葬展现了战国时期文化融合的图景,墓主在日常生活和葬仪主体上已完全秦化,却通过积石这种特殊方式,保留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记忆,为研究秦人人群构成、文化认同等问题提供了宝贵材料,是中华文明统一性、包容性的有力实证。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张家坡墓地发掘214座唐代墓葬,其中包括一座西安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唐代塔墓,为研究佛教信仰与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证。(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
-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别等骨折才重视|世界骨质疏松日
- 俄称击退乌军攻击 乌称在巴赫穆特推进
- 今日辟谣(2025年10月30日)
- 东方雨虹30周年:十大领先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第一生产力”
- 卒中可防可控!这场义诊教你抓住黄金救治时机
- 警惕十五运会门票诈骗套路!这份购票防骗指南请收好|安全贴心话
- 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健身效果越好……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以进博会链接全球原产地,瑞幸与世界共享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机遇
- 澳媒:中国的政策综合了“和”与“仁”思想,西方需认清中国
- 瑞媒:北约、瑞典和土耳其将于14日举行会议讨论瑞典“入约”问题
- 东帝汶总统:美欧的朋友们要想一想,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与中国合作
- 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审查调查
- 深圳中考道法科目开卷考试禁带教科书之外材料?官方辟谣|破谣局
- 当欧洲人“碰上端午”能碰出什么火花?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受损导致洪灾 俄乌疏散受灾地区居民
- H5丨活力南粤群众体育长卷
- 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去世 终年86岁
- “香会”不“见”美防长 中国防长在新加坡都见了谁?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袭 扎波罗热地方官员:核电站情况稳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